Saturday, June 16, 2012

我的人生的書,希望對你有幫助。

接受現在的自己、寬恕、釋放自己。

有一個朋友向我提到她也想看我會想看的書,在當時我無法回答她。現在想想,我可以分享的就是自己的過程。

我的心靈成長過程伴隨著一個主軸,就是:

喜悅之道-告別娑婆 (轉折) -奇蹟課程

喜悅之道是我這輩子接觸的第一本心靈成長的書。直到最近發生了一件事。這種書其實有個特質,就是你可以隨機地翻閱,偶爾出現的字裡行間訊息會對你的人生有所啟發,尤其是當下的狀態。而有一天,在我決定釋放了我的過去那天,那本喜悅之道我的隨手一翻,竟然幾乎是翻到最後一頁,而且它透露出來的能量感像是在將自己生命最後光華完全奉獻出來那樣。不可思議,因為我當下就感覺到它要告訴我的是:它所要帶領我的任務已經完成了。說完了這句話就像枯萎的黃葉,帶著完全的祝福離開教育我的舞台。更高層次的導師已經出現了。我此生第一次覺得再也不需要翻閱喜悅之道。


這時候出現的就是奇蹟課程。

確切地說,是告別娑婆這本書像是導讀一般把我引領到奇蹟課程。我並不是第一次知道奇蹟課程這本書。事實上,我知道它的時間幾乎跟知道喜悅之道的時間一樣。我的朋友在當時很推薦我看這本,但我興趣缺缺。他們甚至有人研發出了以奇蹟課程的正文與練習做為占卜緘言的方式,只是我不感興趣,但是當時我就知道,那是一本很有力量的書。只是時候沒有到,事實上,我不會這麼形容,我只會說,「那是整體的。」

我在這裡分享我自己。

心是在現在的人,他必定包含兩件事情。第一,他一定接受他自己,第二,他接受發生在他的事。接受現在的自己包含寬恕。你必須得寬恕才能釋放,只有釋放才會真正解決問題。

有人會形容當你紛亂時,使用武士的劍,直接斬斷煩惱。有人會形容「當頭棒喝」。我會說,寬恕,釋放,崩壞(collapse)。

你必須接受現在的自己,接受自己不完美,接受自己有曾經做錯事,接受自己曾經「有可能」可以做得怎樣,接受自己只有現在。如果你不接受,就是逃避,問題不會就此消失,它只會進到你的潛意識。你看過暴力的人,這樣的人一定在某方面不是完全地愛自己。也許你會忘記,但是問題仍然存在,直到你有朝一日面對。嘗試去重做一遍沒有用。但這是很多人都在做的事,叫做「補償」。過去永遠不會重來,你所做的永遠不會滿足你的「過去」。

人有兩種取向,一種是得到,另一種是存在。你永遠不會得到你想要的。因為在你得到之前,你已經想要下一件事。得到的需求源自匱乏,根本地源自於與第一起因分裂的罪惡。想要得到的欲求本身就源自匱乏。當你得到解答,如果幸運,你能得到一時的平安,你就是落入福地(天堂),如果不幸運,你在還沒得到平安之前就衍生出新的恐懼,你就是落入惡地(地獄)。而追求解答的不確定性就是你的小我的目的,它要你相信物質世界的匱乏性,讓你接受人世無常,讓你接受罪惡,你因此想要更多,而無法活在當下。所以解答才沒有用,解答與煩惱無關,解答沒有辦法帶你離開問題,因為解答會創造新的問題。追求解答本身就是輪迴。

混亂本身就是來自於你的心。所以為什麼我說「他一定接受他自己,他接受發生在他身上的事」,從另外一個角度看來,你所經驗到的世界本來就是你所創造出來的。你會遇到這件事情,你會得到這個啟發,是自己的劇本。當你在做一件事、一個選擇、經驗一次心靈的混亂,可曾感到並不陌生、似曾相似?那是人自己本來就計劃好要去經驗的。逃避也沒有用、別人的幫助也沒有用。因為一切是你自己決定的,就算這件事被舒緩了,你還是會把自己帶回同樣的處境,直到你離開為止。

但是解答本身並沒有辦法帶你離開,只有寬恕能夠解決,帶你離開輪迴。

你無需去解答問題,你只需要把問題直接拋棄,就像是脫去了不再需要的雨衣,連頭有不需要回一下。

你可以從現在開始寬恕,但是現在通常不會讓你有罪惡,讓你有罪惡的通常是你的「過去」,你那些沒能「處理地」更好的。娑婆世界本身就不真實。當你寬恕了你的過去,奇蹟就發生了,你會體會到前所未有的平靜。你有生第一次不再認為自己需要「去做」什麼。只有當你寬恕了,你能夠釋放,你能夠釋放時,你的種種未來(妄念)就崩壞了,你會開始體會到娑婆世界的崩解,你會開始覺醒。你會發現時間變得漫長,時間與空間感都不同了。你也許在你此生的第一次,發現,當你沒有在想事情時,頭腦是安靜的。你也在此生的第一次重新投胎,蛻變。你的第二次投胎,只有你能夠交付予你自己,在第一次投胎藉由了父母的肉身,你以為你是不完整的。但是第二次,你會發現那是解脫,那是愛,那是自由,那是經過空無,那是全在。你發現你已經回到了家,而再也不需要什麼。

我願意與你分享我所寫下的緋句:

你現在就可以成為你自己想成為的人。那些你在別人身上看到你所羨慕、欣賞、期待世界帶給你的,就是你所想要給予你自己的。
所以當你決定自己完成,你放棄了對過去的眷戀,也釋放了未來。過去是遺憾,未來不過是過去的倒影。
當你決定現在就給予你自己,你釋放了你自己、過去、現在、未來、以及你與別人的關係。你不再需要別人給予你。
寬恕。請寬恕。寬恕就是鑰匙。愛是你我都該如是的樣子。
原諒你自己,解答就不重要。期待因而消失,所以期待的需求也就消失了。
你的下一步是勇氣,但那只有在你能先聽到自己的聲音才是。你必須先知道你要得是什麼,所以你必須先做到寬恕。

我期待你也接受寬恕。我看得出,你心裡有所迷網。唯有真理知道你永遠不會更好,因為你本來完整。是與生俱來的自卑感讓自己認為需要成長。永遠地支持你。

靜心本身就是治癒。

Wednesday, May 9, 2012

人的視野,應該要有多大才好呢?

我想到兩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是,我最近身材練得還可以。坦白來說,我根本沒有什麼練,我甚至覺得我也沒有放在心上,一點都不像是我曾經以為的「要有紀律、努力、有方法」地一步一步完成。這件事情我做得很隨興,有看到單槓就拉十幾下,偶爾幾天認真就連續做伏地挺身,有時候嚮往美好身材就假日連續兩天去健身房,以前還有去武館,怎麼的。沒有一件事情是真正「有恆心、有毅力」的。因為我總是被灌輸那樣才叫成功,所以我從來沒有認為自己成功過。

如果要說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成果,其實其中一個原因應該是我每次只要經過鏡子,都會心裡讚揚自己的身材真好,每天等於稱讚了自己與自己的身體好幾次。我也的確這麼認為。所以潛在地也促使了自己是「好身材的」吧。但我想說的是另一個原因,是視野。

在我第一次去武館上課的時候,我看到我那時候的老師張景雄,我真的有被嚇到了:「這個人的身材好誇張阿,他腹肌好明顯,像是犁田犁出來的那樣。」自從那之後,我心裡就有了那個畫面。那個腹肌給我很深的印象。如果我不是看到活生生的一個人有著那樣的肌肉,而只是在海報上看到,我也許不會有很深的感觸。而那個腹肌的景象,我日想,夜想,只要在健身房運動都會想,我甚至沒有把「想」這件事當成一個工具,就只是想著而已。其實沒有很久,今天我的腹肌是明顯可見的,就算我沒有用力,還是一樣有明顯的6-packs。但我知道,更久以前的我,在我還沒進去過武館之前的我,是要肚子用力才看得出來的。而且,在那時候,我對那樣的腹肌是滿意的,我認為我「有」腹肌。

今天,當有人看到我的腹肌嚇到,說怎麼這麼明顯,我心裡都覺得「還好吧」,因為我心裡有那個畫面。

對於我,有這樣的腹肌是理所當然的。

因為我曾經看過那樣的視野,從此之後我就認為那樣的腹肌才叫「正常」,是理所當然會有的。我甚至不需要去想,或者覺得「哇~那好棒喔!」我甚至會覺得有這些想法蠻令人訝異的,有這樣的腹肌,不是「理所當然的」嗎?

但是那些看到的人,會說這些話,我知道,因為他們沒有看過我看過的畫面。他們看到我的身材,會覺得已經很不可思議了,但是我心裡看過更大的畫面,因此我是真的認為自己還好而已。但那個「還好」,其實已跟如果我不是走在現在這裡會說的還好所不同了。我看到了那個畫面,也努力過,當今天我看到一個身材很好的model,我會說我自己的身材「還好」,那個model的身材「我也達得到」,是真的知道我也達得到。而如果是我從來都還沒努力過的時候看到一個model,不論那時候我是說「還好」、「那好棒」、「我也想要」、「我一定達得到」,那都只是一個口號,我心裡完全對那段距離完全沒有概念。

所以如果我要勉強把這樣的結果當成一個成功 (因為我真的認為還好) ,那我會說,這個成功源自於更大的視野,而當有所努力,就會看清那段距離,當我持續,想要就會變成現實,夢想就會變成理所當然,了解本身就會成為力量。

第二件事情,就是找工作的事。我坦白地認為,我自己是個中等資質的人。我的腦袋並不清楚,所以時常會迷網。我看過很多很優秀的人,我知道他們很棒。而我覺得如果上天的機會給的是均等的,我實在認為那些比我優秀的人應該擁有更好的機會、更好的發展、更好的一切。

其實這也是一種「視野」。我的父親曾經是國際企業的執行長,他做得每件事情都很傑出。事實上不只是他,我身邊的很多人都表現得很傑出。有在大公司表現優異者、也有個人能力強、在個別領域數度奪獎得強者、也有許多開公司的老闆。坦白來說,從小我的身邊都是高樓,所以我也沒有看過天空是什麼。如果說對於視野有所拓展,的確,我會認為「出類拔萃」是理所當然的,因為離我最近的都是這種人。但是似乎沒有給我正面的幫助。我因為看過很多的強者,很難對一個初階的領導人信服。我也因為這樣的視野不太會稱讚自己,不容易認為自己有所成功,因為跟身邊任何一棟高樓相比,我達到的小事,實在是微不足道。其實就連我身邊的人,也是這麼認為的-我從來沒有靠自己完成過什麼。

曾經有人很欣賞過我,他也是我提到過的強者。他說他覺得我很特別,因為他是個強者,在他的生活中他就是一個巔峰,身邊的人都比較一般,但我不一樣,我是個一般的人,但是我身邊全部都是強者,而且都是一流的強者。他在我身上找到一些東西,不是因為我,但也是因為我。

如果我有什麼過人的地方,其中一個是親和力,那是與生俱來的;然後是表達能力,那是在一個領導人的家庭自然就具備的;再來就是對人與才能的感知力。但我也的確沒有把事情做得很出色過。

我平靜地想,我認為我應該就做平凡的自己。如果我真的是能力很普通,就接受自己,接受現在的自己。如果我想學習,那就學習。如果有遇到很好的機會,有別人更想要,他更有能力,我當然可以讓給他。如果是我得到一個身邊更優秀的人都沒得到的機會,那就感謝,做為一個恩惠。

其實有人要介紹好公司的工作,對我而言是很值得感謝的。也許我也能勝任,但我真的認為自己是個中等資質的人,我會期望自己擁有個一般的家庭與平凡的事業。有一次我在台中精誠路看到一些舊房子,在四週都是高樓的地方有一些有庭院的小宅邸,那時候好喜歡啊!現在想起來,也許這就是我想要的吧!也許這呼應了我的內心吧!希望在一堆高樓之間,是一個不起眼的小平房。希望在充滿精彩人生的激昂對話裡,有我寧靜的角落。比起第一個讓我對好身材有興趣的視野,我身邊的人的事業成就所給我的視野,並沒有讓我有想要擁有的熱情。

我的標題是「人的視野,應該要有多大才好呢?」是一個我對自己的問題。一個合適的視野,會讓人想要成長。有次偶然在誠品遇到了一個型男講堂,講師對於應該要追什麼樣的女人給了個建議的答案:「追一個會讓你想要變得更好的女人。」這也是個視野。

太近,你覺得了無新意,太遠,你覺得遙不可及。也許我提到的第一個視野只是個不近不遠的視野,我想達到,而第二個視野,是太宏偉了,而讓我沒有興趣。「如果哥倫布在出海之前看過鄭和的艦隊,也許就會打消探索新大陸的念頭」,曾經一個史學家閒論。但也許,只是因為那也不是我想要追求的事,所以才提不起我的興趣。

在事業上,我沒有看到我要的火,所以才覺得只要能賺錢度日就好。美食、美車、美宅、豪華的旅行,在我年幼就都體驗過了,說實在,也是完全提不起我興趣的事。環保、和諧、靈性、愛,或許是稍微感興趣的。

要做快樂的自己。沒有一種人是卑賤、沒有價值的。每一個人的選擇,都應該被尊重、被祝福。

Wednesday, April 18, 2012

萬佛咒

做了一個簡短的夢。

我在一個房間,怎麼出現在那裡的我不知道。

記得來了一群人,他們是生活上也有修行的團體。一個男人給了一片tape,說放出來。那是類似咒文的,然後我左放右放,是放出來了。他們一群人就圍個大圓圈。

後來好像自然的大家調整位置。我旁邊有一組男女,男的約中年,女的年輕,算是很漂亮的,就整個已經坐在一起了。女的幾乎是脫了,坐在那男的上面。他們說想要做。

那時候有個老師女的,類似仲裁那樣,那對男女來詢問是否可以讓他們一對練習。他們是一對父女。女兒愛上了父親。他們說在外面根本沒辦法,現在在這裡能做希望能夠做,希望能夠擺脫社會的框架。那女的很堅定。那女老師看了看好像就默許了,於是那對男女就到外面去了。

後來來了一個女的,中年,說不上漂亮,也不醜,好像是那個女孩的媽媽,那個男的的太太。就提到說那個女孩怎樣,當初以為她年輕時是喜歡誰,好像誰追她她都不怎樣的。語氣好像有一點抱怨這個情況,但在那個有點tantra氣氛的地方,她也覺得應該得接受。

後來我們沒有配對的一群人,走到一個地方圍圈,老師說我們挑對象,我一眼望去,沒有看到有吸引的。然後發了一些經文,本不夠,老師先去拿。其他人,我右邊有兩個人,在談論著有一個咒的神力如何偉大,是萬佛承諾集結一同放光的咒,叫做萬佛咒。我打開了我原本要給別人的經本,因為本數不夠,就看到了那個咒。我唱誦了一次,就醒了。

那個咒給我能量從頭頂灌下來,有點像是第一次過單子能量級次那樣,給我有種頻率過高而有很大的負荷的能量感。

偶爾就會遇到這種夢。

但起來時第一個靈感是:也許跟我有緣的對象還沒到吧。:P

Sunday, March 25, 2012

3/26 的我



Dear 力妍老師, 
感謝妳的回信。我想要回妳信有段時間了,這段時間發生了一些事情,也有些啟示。我想與老師分享。當然是有點長的故事,所以我要先謝謝老師成為傾聽我的對象。

我說說這幾天給我靈感的三件事(也許多了幾件) ,其中兩件我是覺得很有趣的。

第一件是我做了一個夢。

夢很短,就只有一個主題。我夢到我與一群人在一個室內,好像有個起跑點,地上畫了很多條往前面的線,每條線上都有許多1-4的數字。有個裁判說開始,我們就往前跑。後來發現那些數字都是問題,每當人到一個數字的地方就會出現問題,然後就要會回答選擇一個數字選項,之後就會延著那個_的路走下去,直到下一題。

蠻特別的地方就是我一開始就一路往前走,幾乎是一看到數字就做出選擇,沒有任何思考。走了幾個數字之後,發現其他答案的一部分線條開始往旁邊分出去了!一些人因此進入了寫著「4」的房間,我還是不斷往前走,也就接著看到路分出去「3」、「2」、「1」的房間,而我還是往前走。讓我很意外,沒想到最後居然出現了一個「0」的房間!然後也沒有別條路了,所有剩下的線最後全部進入了「0」的房間。

然後裡面像是階梯教室,也坐了差不多滿的人。我走到一個空位坐著。一會有個像班導師的人,不知道是不是當初的裁判,走過來看了一下我的檔案,然後對我說:「你是100%依靠直覺的人。」我那時有震到一下,我在當下那刻理解到的是他指得是運用理性與直覺的比例,其他房間的人也許是用理性30%,直覺70%之類的。這讓我省思這個夢是不是要我更信任自己的直覺一點。

第二件事情是現在生活的一些事。我參加了一些荷寶芙的活動,其實雖然認為那是可以做的事業,但我做得不開心。那時候聽說蔡依林是我上線孝慈的妹妹的客人,我就聯想了一下那如果我也能找個楊丞琳怎樣,我還蠻喜歡她的。當天晚上就順便想想說如果我明天有見到楊丞琳本人,我就來認真做荷寶芙。隔天一早在開車要去店裡做事時,我就想到那我要不要乾脆用這樣的方法來測試一下最近讓我很煩心的幾個選擇?於是我就說,如果今天我看到一朵白色的玫瑰,我就馬上找工作,留在台灣;如果我今天看到一個黑色的什麼,我就去僻靜一段時間 (因為這段時間太多煩心的事)。

然後,如果我今天看到一個綠色的什麼我就直接旅行。但是綠色的東西很多...它要夠突兀吧,要什麼樣的東西?我還正想著,我抬了頭看紅綠燈,在我抬頭的一瞬間,一台公車從我前方轉彎過去,車的側面就是一個超突兀的一整面綠色!我當場傻住。那真突兀,因為那是一台公車把一面廣告拆掉還沒有換上新的,而露出來的撕得有點殘缺的綠色底色。我愣住了,因為:也太快了吧!

這甚至讓我自己很疑惑這到底算不算?因為問題都還沒有想完整答案就出來了。我該怎麼解釋,是直覺意識到這個東西,才跳出綠色這個選項,還是因為我心裡就是比較想做這件事,才會選綠色這麼容易出現的顏色,相較於出現楊丞琳本人。

後來就是我在做荷寶芙做得不開心的事。那好像是我「想」是不錯的事,但卻不是我覺得快樂的。有一天晚上我突然聽到我上線的聲音,好像是說我讓她很困擾的一句抱怨。我小嚇了一跳。我知道那不是她說的,甚至也許也不是她在哪裡說了這樣的話,我感覺那是我在憑空中捕捉到了一個她的意念。隔天真的發生了一件讓她看起來對我不是很高興的事。我們沒有談成一個客人,感覺她有點把事情怪在我身上。我開始覺得厭倦,對她有反感,然後驚覺到我正在創造跟上一個工作一樣的關係:對工作厭倦、討厭上司。我查覺到我內心的抗拒導製關係往這方向演變。ˇˇ當下認為為了我與她的關係,我必須停止繼續這樣。

當初離職了,覺得很單純地想去旅遊。後來我也想聽聽我媽媽朋友的建議,他們說有可能可以幫我推薦去他們公司,都是大公司,我心動了!後來荷寶芙上線邀請我去了解他們事業,我也認為可以了解,就也答應了。然後旅遊這件事情又想到許多現實的事,我膽怯了,所以才想是不是做荷寶芙存個幾十萬才去,但那樣不是我要的了。我想要的是在貧困中旅行,是一種放空,或是冒險。再與朋友分享到如果能以七萬塊這麼少的錢去待半年也是很酷的,我整個人雀躍。但我又退卻,在與上線馥仰分享時,他願意支持我直接去旅行,但我卻心有猶豫,他說他的看法是我其實並不想旅行,只是想自己完成一件事。他建議我現在台灣把事業做到一點水準再去,就可以避免掉我會覺得依靠家人的罪惡感。那時說我並不想去旅行,我認為也有點道理,而這個好像我一直以來認為最重要的事好像突然變成泡影,我當場迷惘了,無力了,也接受了他提供的選項,簽了空間分享一年的約,押金也花了一萬五。加上身邊的瑣事,原本提的七萬塊,也花完了。後來很疲倦,覺得想旅行就算只是逃避也好,我想喘一下氣。這段時間我的想法左右,最當初心動的旅遊與大公司工作現在也便得疲軟,覺得自己迷失了,容易被影響,所以才想僻靜,看是否能回到自己的想法。沒有錢了,又掉進需要依靠家裡的罪惡。

有個朋友鼓勵我的大旅行。他說我個瘋子,就該去做些大部份的人不敢做瘋狂的事,他相信我做得到。聊到一文錢都不帶從上海走到歐洲,想辦法活過去。他也可以幫我找贊助,找個主題,把它搞大,給我簽個約,有違約金的壓力我就會有動機走完。我就有責任要記錄與上傳,以後還能靠這賣錢。就當是個賭博,大不了一年,比我去哪家大公司待一年都精彩。

我當天晚上10點就開車去北海岸三芝僻靜。民宿是之前就找的,但那天也太晚了,我告訴過老闆說是星期一才去。但我帶著棉被枕頭早餐就去了,也說不上快樂,只像是為了證明我還是能說做就做、做瘋狂的事的。我開著車去北海岸,沒開過的路,也有點恐懼。

我真的累了。我厭倦了反反覆覆做不了決定,我厭倦了做一個沒有家的浪子。我對沒有目的、沒有歸宿的遊蕩以經疲倦了。我渴望一個家,渴望安定。我晚上睡在車上,的確是體驗到大旅行可能會遇到的:露宿街頭、民宿失聯、遇到有特色的餐廳、發現當地有趣的景點、車子卡在山上遇到事故、語言不通、最後在一間可愛的餐廳上傳了照片。短短一天,好像讓我體會到這個大旅行的縮影。

當我開口對我媽說我想去旅行,不管我心裡是不是罪惡,我感覺整個人失重,也許是因為心態要突破造成的能量震盪。我得到了我媽的全心支持,我心裡也很難受因為讓她擔心。我與我父親聊了事業,我想我也是渴望世俗成就,因此也是接受了。這樣算對父母都有了新的溝通。旅行,對我而言又像是個非正面的事了。它看起來只是我累世的習慣,其實我想要的是安定、愛情、與家庭,甚至是在企業的成就。我在乎的是自由,而非旅行。我想要的是靠自己完成一件事,那旅行也不是必要。

今天與荷寶芙夥伴一起去打漆彈,我已經不像以前那樣愛衝鋒冒險了。我要的是安定,人就變得保守。要的是家庭,那也就不再需要瘋狂了。好像變得所謂的「成熟」與「替人著想」,也會同時變得保守與了無生意。還是很想休息。想不出也靜不下來,也累了。

晚上出去走一走。回來有了新的想法,其實並不新,而是更早的想法。我要的旅遊,不是冒險,我不需要把它搞得很難來證明自己不是在混。不是挑戰,我不需要刻意搞大它來取得什麼名聲。它會是放空,也是逃避,也是一種回歸。最初在靜坐時得到的旅行靈感只是一個念頭。我回想後來的靜坐是認為我最初來到地球的地方是西亞、然後是印度、後來才到中國,才到這。我認為我可以在這段旅行找回自己靈魂的本源。算是很單純的。好像這麼想才比較靈性,而不是為了證明或得到什麼世俗的成就或利益。是因為想要回歸才想要去這趟旅行。原來旅行與安定不衝突。我想要靈性的歸宿。我要的只是更深刻的回家。

不管那個綠色的公車是不是我該依據的解釋,它促使我有了現在的想法。我發現的事情還有很多,這段時間心裡太多震盪,我不知道是不是沒有勇氣去與父親提旅遊的事,也許就去找工作,讓自己能夠支付自己的開銷時,再事情況而定吧。我這樣想:今天如果我沒有選擇旅遊,那是因為我選擇了更合適的東西,我更靠近我想要的一點了。我沒有被剝奪什麼,我是因為有所選擇而已。我想我的覺知會越來越敏銳的。也許以後我決定了一件事之後就不要去想「多聽一點意見好了」。但既然都發生了,也就是挑戰吧。我真要好好回想我在高階課程說的自己。

我發現要對自己負責不太容易,有時我只能稍微體會到那個感覺,實際要做一直下不了決心,怕「做錯」決定,而有的決定也許是數個月、數年的承諾,因此格外地膽怯。

但我大概知道我非得對自己負責才能夠活得有自信以及得到我要的安定。

這段時間我的心情與經歷都有很多的震盪,我確定的是我要做出一個決定,既然已經錯過當初可以一股作氣、很莽撞地做某個決定,是去旅行還是找個大公司工作,現在是還是必須要做個決定,大概只能承認自己不夠成熟完美,就逐步地修正自己吧。

有一些體會很美妙,當我知道自己沒有被束縛的時候,我才能夠真心地傾聽別人、欣賞、以及祝福。綁住自己的大多也是自我設限而已。其實事情一定比自己想像得更美好,也更有愛。

謝謝妳的祝福。這段時間波動很大,我也不知道妳回國之後我是什麼樣子,到時候我在看感覺,是否會去參與妳所推薦的課程,真的謝謝妳。

Best Wishes,

Ray

Tuesday, January 10, 2012

今日的我


幾點不是很需要分享的心得。

今天突然覺得,我只要學著去尊重別人,不論異性與同性,就也是個禮物了。

我大概不需要勉強自己去做有點刻意的事。我也許有某些資質,但在社會選擇下我會去做自己對這社會相對較有貢獻的事。我不會在每件事情都與每個領域專業的人表現得一樣好。換句話說,我也許也無法一生就體會過所有的事,如果是這樣,人就不需要活這麼多次了。懂得欣賞、懂得信任、懂得合作。

把光明帶到世俗是個挑戰,但那也許才是意義。

我不需要匱乏什麼。我可以專注地去體會我有的一切,現在的一切。

不用勉強自己定下來。就專注地去體驗變動的事吧。

我才是我生命的主人,還是我的意見算數。我也會尊重別人的選擇。本質上,我也沒辦法擁有什麼。

不用什麼都好,也許這不是很重要。我也許不知道所有的事。多半也不需要知道所有的事。一切還是有美好的進度,世界是友善的。

如果我有Unique Selling Points,也許會是體貼、善良、真誠與靈性。那就是我所寄望的另一半的特質,那就是我自己。

意義也不是那麼重要。不是什麼事都得很認真地去完成。有時候遊戲也是很美麗的。去成為跟隨者、配角、鼓舞的人,不代表輸了。

一切就算都沒按著什麼走,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

我當下就可以原諒自己。沒有什麼過去是好怨恨的。也沒有不美好的事。

所以我也可以就這樣地做我自己。